女鞋之都:
中国制鞋业分为4个中心,浙江温州、福建泉州、广东广州、四川成都,被称为“三州一都”。 作为后起之秀,成都武侯制鞋业准确地选择了女鞋作为突破口,以特色和多年在手工技艺上的优势建立了“中国女鞋之都”。
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中国女鞋之都自2002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,2006年正式授牌,园区及其周边聚集了四川省80%以上的制鞋企业,其中女鞋生产企业达1100余家,占全区鞋业企业总数的90%以上,女鞋产量占全区鞋产量的98%,位居全国第三位,武侯鞋业尤其是女鞋已成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特色优势产业。
▲尚迪莎初始人刘道勇居中
时尚女鞋尚迪莎就坐落于此,创始人刘道勇为我们讲述了在“女鞋之都”成立之前更早的故事。
“我们家族很早就开始和鞋打交道,爷爷抗美援朝退伍之后去了国营的皮鞋厂做工人,那个时候的鞋子很重,光钉子就有好几斤,穿着像铁鞋,光有质量,却没有舒适度,慢慢就被淘汰了。”
“成都鞋厂基本是从1985年前后开始,1995-2005年是最鼎盛的时期,主要是给俄罗斯和意大利代工,现在则趋于稳定。和爷爷一样,我最初也是从工人开始做的,所以大家都习惯叫我鞋匠。”
▲尚迪莎部分时尚女鞋
90年代的时候,刘道勇在湖北做线下门店女鞋零售生意,他发现很多消费者只接受500-600百左右的红蜻蜓和意尔康等驰名品牌,这种情况在进入淘宝时代后开始慢慢转变。
2009年,一个在广州的工程师朋友因为和互联网接触较早,当时和他提议:线下的店铺可以尝试网销。“鞋匠”刘道勇就此开始往后10年的电商之旅。
刘道勇从工匠的视角为我们科普了做鞋子的常识,要完成一双鞋的制作,配套工厂可能需要五六十家,需要用到多种粘合剂、干燥剂等化工材料,而一个鞋跟的工艺也颇有讲究,包括镀金、镶钻、烤漆等。一双美观的鞋子背后是工匠们工艺和手艺的不断传承。
▲尚迪莎办公室局部
一直做女鞋,除了独到的制造女鞋心得,他也分享了一些对行业的深入观察与思考:“鞋子是服饰的附属品,是较服饰之后的存在,近几年的消费取向更偏休闲风,皮鞋往往与正装搭配。尽管消费的风向在变,但是我对鞋的专注不会变。”
正是源于这样的执着,店铺在2012年的双十一迎来了爆发。尚迪莎女鞋加入了会场,位置很靠前,单价500元以上的真皮女鞋,短短十多分钟就获得了20000多单的订单量,而当时仅备货2000双,紧急联系7、8家工厂,95%的货终于在10天之内都发完了,那一年尚迪莎的双十一战绩是省内销售第一。
同年,刘道勇开始使用软件管理库存,然而他坦言自己曾经被不靠谱的软件伤害过。之前的软件购买了以后不会更新,甚至还出现过数据丢失的情况,本想依靠软件解放人力,结果还是严重依靠人工处理信息,整个仓库的运行效率因此十分低下。
▲配备聚水潭ERP系统的尚迪莎仓库
2018年12月4日切换了系统,特意赶在双十二之前使用了聚水潭ERP。从那以后才真正从以往的泥淖里解脱了出来,因为人不用知道货在哪儿,机器(PDA)知道就行,管理的成本大大降低,仓库的运行效率迅速提升。
刘道勇继续回忆,“双十二当天,一早来到仓库,发现你们聚水潭已经来人帮忙打包了,大促时的仓库依旧运行井井有条,心里除了对聚水潭产品很认可之外,服务同样心服口服,基于这样愉快的合作和体验,向周围的不少同行都推荐了聚水潭。”
截止目前,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累计服务的商家近20万家,系统对接140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和47家物流快递公司,贴身服务体系也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标杆和参考标准。好产品、重客户、亲服务,聚水潭坚持与商家一道并肩作战,迎接更好的未来。